丙烯酰胺限量的法规要求
目前,国内外没有制定食物中丙烯酰胺限量的法规或标准。2017年欧盟发布关于丙烯酰胺指令,制定缓解措施和基准水平以减少食品中的丙烯酰胺含量,其中薯片的基准水平值定为750μg/kg,并非丙烯酰胺在食物中的安全限量。
2020年10月15日,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MFDS)发表消息称:为了对在高温中烹饪、加工食品时可能产生的丙烯酰胺提前进行预防性安全管理,韩国设定了各类食品的建议限量,计划从2021年1月1日开始实施。其中,婴幼儿食品、谷类:0.3 mg/kg以下;咖啡(炒咖啡、速溶咖啡、配方咖啡):0.8 mg/kg以下;点心、炸薯条(餐饮企业的烹饪食品)、茶类(固体茶)、谷类加工品及即食食品:1 mg/kg以下。
丙烯酰胺的来源和危害
“丙烯酰胺”是由“还原糖”(比如葡萄糖、果糖等)和某些氨基酸(主要是天冬氨酸)在油炸、烘培、烤制等高温加热过程中,通过“美拉德反应”而产生的一种物质。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烤面包、薯片、薯条等,由于都含有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在加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都会产生丙烯酰胺。
Eurofins与丙烯酰胺的故事
Eurofins欧陆不仅在“丙烯酰胺”的发现与追踪过程中做出重要贡献,更为人类进一步了解其危害性发挥了主导作用。1998年,欧陆瑞典实验室(Eurofins Sweden)与斯德哥尔摩大学继续进行合作研究,完成了包括煎炸、烘焙和煮沸等广泛且全面的食品分析,突破性地发现丙烯酰胺在加热食品中形成这一现象。
研究小组发现,当氨基酸天冬酰胺(存在于许多蔬菜中,在一些土豆品种中含量较高)在某些糖的存在下加热到高温(120摄氏度以上)时,丙烯酰胺就会形成,其中油炸、烘烤或烘烤等烹饪方法更容易产生丙烯酰胺。
此后,研究小组继续针对该课题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工作,以进一步查明丙烯酰胺形成的原因,完善分析方法,并为食品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值。在欧陆集团实验室网络范围内,目前有超过20家实验室能够进行该项分析。
目前,欧陆中国本地实验室已经具备丙烯酰胺在多种食品基质中的检测能力,方便国内食品企业针对该项目开展准确质量控制。
适用基质:饼干、薯片、面粉等食品
检测方法:实验室内部方法
定量限 (LOQ):0.05mg/kg